|
熱點 | 貿易戰之下的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隨著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工業機器人市場也受到了影響。據了解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增速將在15%至20%之間,相比于去年的13.8萬臺的銷量,即59%的增長速度,下跌了三分二。 眾所周知,制造業升級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工業機器人,而中國的政策激勵著全國的中小企業開始轉型升級,并利用機器人逐漸取代人工勞動。目前,中國已經連接五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今年增速放緩,最大的原因是貿易戰升級導致設備支出上升,需求量下降。 去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達到38萬臺,同比增長30%。而IFR預測今年全球機器人的增長速度是10%。由于貿易戰的持續上演,全球許多工業機器人制造商進入了觀望的狀態,因為他們考慮是否要將生產轉移到越南等一些其它國家。 近年來,中國機器人市場主要受益于汽車制造業和智能手機產業的發快速發展,這些行業正在升級自動化,并對工業機器人提出了強烈的需求。而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據了75%銷售份額,主要供應商來自歐洲和日本地區,特別是日本發那科、安川等一些品牌。由于看中了機器人的巨大蛋糕,一些外資廠商開始在本地生產機器人。 此次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主要也是看到近年中國發展快速,想打壓中國經濟的崛起。美國通過不斷增長關稅等手段,影響了全球貿易的進程,同樣也導致了全球經濟的放緩。而機器人作為提升制造業的核心力量,難免會受到影響。 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日本Fanuc和Yaskawa的股票相繼下跌,作為世界頂級機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安川電機,已經將其年度營業利潤預期從655億日元下調至590億日元,主要出于中國智能手機相關需求放緩以及貿易爭端的考慮。 由于貿易沖突對經濟影響的擴大,進一步拖累了安川、發那科和其他亞洲公司。不過,制造商的這種觀望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升級過程對機器的需求持續放大,智能手機、汽車制造、半導體等產業發展快速,對自動化需求必然是不斷上升的。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機器人在快速崛起,隨著各地產業園建設和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涌現和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貿易戰可能會給本土企業制造更多有利條件。近年來,本土機器人的市場占有率也在逐步上升,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到很多領域,這些市場一旦打開,機遇將是無可估量的。 從市場的現狀來看,雖然2018年的需求比2017年的降低,但并不能代表這個行業已經到頭了。從長遠來看,工業機器人依然是節節上升的行業,并在細分領域隱藏巨大的機會。IFR預計明年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增長將再次回升,到2021年平均每年增長14%。 |